秦腔《白蛇传》
一、基本信息
剧名:《白蛇传》
别名:《金山寺》、《雷峰塔》、《金钵记》
类型:秦腔传统本戏
整理者:袁多寿(1955年整理)
二、剧情概述
秦腔《白蛇传》讲述了宋朝时期的一段传奇故事。白素贞(或称白云仙)为白蛇修炼成仙,思凡至西湖断桥遇许仙,二人一见钟情,遂由青蛇青儿(或称小青)做媒结为良缘。端阳节时,许仙端回酒菜,白素贞饮后现出原形,吓死许仙。白素贞为救许仙,不惜盗取仙草(灵芝),使许仙得以复活。然而,西方佛祖差遣妖僧法海前来收伏白蛇,他诱骗许仙至金山寺,并言明其妻乃白蛇所化,强禁许仙于寺内。白素贞与青儿为救许仙,与法海相斗,引发水漫金山寺。法海借天兵天将战败青、白二蛇。许仙乘机逃离金山寺,行至断桥与白素贞、青儿相逢。青儿拔剑欲杀许仙,白素贞念及夫妻之情不忍下手。后来,白素贞生子,但被法海压于雷峰塔下。其子仕麟长大后得中状元,遇菩萨指点,毁了雷峰塔,救出母亲。玉帝封白素贞为白云菩萨。
三、剧目特点
情节曲折动人:秦腔《白蛇传》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浪漫情怀。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与法海的斗争以及最终的团圆结局,都让观众为之动容。
人物形象鲜明:白素贞美丽善良、勇敢执着,为爱情不惜一切;许仙忠厚老实、略显懦弱;青儿忠诚勇敢、性格直爽;法海则阴险狡诈、压制人性。这些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具特色。
唱做并重:秦腔《白蛇传》是一部唱、做、打并重的剧目。演员们通过精湛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激烈的武打场面,将剧情和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经典折戏:该剧中有多个著名折戏,如《游湖借伞》、《盗仙草》、《断桥》等,这些折戏常常单独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四、演出情况
秦腔《白蛇传》是各秦腔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之一。不同剧团和演员在表演风格、唱腔处理等方面各有千秋,但都保留了秦腔艺术的精髓和魅力。近年来,随着舞台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秦腔《白蛇传》的演出也更加丰富多彩。
五、文化影响
秦腔《白蛇传》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秦腔剧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讲述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传递了追求自由、反对压迫、勇于抗争的精神内涵。同时,该剧也对中国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京剧、豫剧、川剧等剧种都有《白蛇传》的演出。
概括而言,秦腔《白蛇传》是一部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唱做并重的经典剧目,它不仅展现了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