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剧情介绍 > 正文内容

秦腔《铡美案》

9个月前 (01-24)剧情介绍373

秦腔《铡美案》是一部经典的秦腔剧目,以下是对该剧的详细介绍:

一、剧目背景

  • 剧名:《铡美案》

  • 别名:《抱琵琶》、《秦香莲》

  • 来源:根据明代《包公案百家公案》和清代《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续七侠五义》改编而来。1954年剧作家王绍猷先生对各种演出版本进行综合取舍,改编成新本《铡美案》,后广为流传,久演不衰。

二、剧情概要

北宋年间,陈世美得中状元,被招为驸马。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去世,其妻秦香莲携儿女进京寻夫。陈世美非但不认,反而差韩琦去追杀秦香莲母子三人。韩琦在明白真相后,放走了秦香莲母子三人,自己则自刎身亡。秦香莲愤怒不已,拦轿喊冤。包拯出面,良言相劝陈世美,无果。经过前后两次对证以后,包拯不顾国太和公主的多方阻拦,最终铡了陈世美。

三、剧目特点

  • 行当齐全:《铡美案》是一部青衣、大净、正旦、正生齐全的重头唱工戏,尤以青衣为主。

  • 角色鲜明:剧中角色形象鲜明,秦香莲的坚贞不屈、陈世美的忘恩负义、包拯的铁面无私都得到了深刻的刻画。

  • 唱做并重:该剧不仅唱腔优美,而且表演生动,唱做并重,展现了秦腔的艺术魅力。

四、经典唱段与唱词

剧中有多段经典唱段,如秦香莲的唱段,表达了她的愤怒与无奈,以及对正义和公正的渴望。其中,“公堂领了相爷命,见强人气得我咬牙根”等唱词,更是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五、剧目影响

  • 广泛流传:《铡美案》是中国戏曲舞台最流行的一出传统大戏,深受观众喜爱。

  • 名家演绎:历代秦腔名家多演绎此剧,如齐爱云、李娟、侯红琴等梅花奖获得者都曾主演该剧,为观众奉献了精彩的表演。

  • 文化传承:《铡美案》不仅传承了秦腔的艺术精髓,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了正义与道德的力量。

六、剧目评价

《铡美案》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秦腔剧目。它通过生动的剧情和鲜明的角色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弘扬了正义与道德的力量。该剧的广泛流传和名家演绎,也进一步证明了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概括来说,秦腔《铡美案》是一部经典的秦腔剧目,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它通过生动的剧情和鲜明的角色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弘扬了正义与道德的力量,深受观众喜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大美秦腔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laoshuren.cn/qinqiang/?id=23

分享给朋友:

“秦腔《铡美案》” 的相关文章

秦腔《三娘教子》

秦腔《三娘教子》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传统剧目,又称《双官诰》、《机房训》、《忠孝节义》,取材于清代文学家李渔的小说《无声戏》及民间传说。该剧以明代为背景,讲述了薛子约家庭中的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现了三娘王春娥含辛茹苦抚养继子薛倚哥成人的高尚品德。剧情简介明时,中州儒生薛子约家中妻妾不和。薛子约离家前往...

秦腔《双锦衣》剧情介绍

大型秦腔传统剧,分前后两本,吕难仲编剧,事见于《宋史纪事本末》,1920年由西安易俗社首演。宋时,洛阳乡臣姜景范生有二女,长女名雪春,许学生王善;次女琴秋,许学生吴给。姜命二女各绣锦衣一件,以送各自未婚夫婿。王、吴有两个同学,名叫蒋成史、许本德。此二人系纨绔子弟,对姜家二女垂涎三尺,同谋杀害王、吴而...

秦腔《金琬钗》剧情介绍

1956年任国保、朱学根据李十三(李芳桂)同名剧整理。此剧描写唐少府崔琬之女艳娘与丽娘姐妹偶游岳庙,遇秀才卢充,艳娘一见倾心,有意遗金钗传情,却被和尚炼烨拾去。炼烨夜携金钗入崔府,欲诱骗艳娘,被艳娘识破。炼烨一时情急掐死艳娘逃走。艳娘亡魂不泯,经九天玄女引渡冒妹丽娘与卢充成婚。不久,身怀六甲,被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