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剧情介绍 > 正文内容

秦腔《铡美案》

3个月前 (01-24)剧情介绍149

秦腔《铡美案》是一部经典的秦腔剧目,以下是对该剧的详细介绍:

一、剧目背景

  • 剧名:《铡美案》

  • 别名:《抱琵琶》、《秦香莲》

  • 来源:根据明代《包公案百家公案》和清代《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续七侠五义》改编而来。1954年剧作家王绍猷先生对各种演出版本进行综合取舍,改编成新本《铡美案》,后广为流传,久演不衰。

二、剧情概要

北宋年间,陈世美得中状元,被招为驸马。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去世,其妻秦香莲携儿女进京寻夫。陈世美非但不认,反而差韩琦去追杀秦香莲母子三人。韩琦在明白真相后,放走了秦香莲母子三人,自己则自刎身亡。秦香莲愤怒不已,拦轿喊冤。包拯出面,良言相劝陈世美,无果。经过前后两次对证以后,包拯不顾国太和公主的多方阻拦,最终铡了陈世美。

三、剧目特点

  • 行当齐全:《铡美案》是一部青衣、大净、正旦、正生齐全的重头唱工戏,尤以青衣为主。

  • 角色鲜明:剧中角色形象鲜明,秦香莲的坚贞不屈、陈世美的忘恩负义、包拯的铁面无私都得到了深刻的刻画。

  • 唱做并重:该剧不仅唱腔优美,而且表演生动,唱做并重,展现了秦腔的艺术魅力。

四、经典唱段与唱词

剧中有多段经典唱段,如秦香莲的唱段,表达了她的愤怒与无奈,以及对正义和公正的渴望。其中,“公堂领了相爷命,见强人气得我咬牙根”等唱词,更是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五、剧目影响

  • 广泛流传:《铡美案》是中国戏曲舞台最流行的一出传统大戏,深受观众喜爱。

  • 名家演绎:历代秦腔名家多演绎此剧,如齐爱云、李娟、侯红琴等梅花奖获得者都曾主演该剧,为观众奉献了精彩的表演。

  • 文化传承:《铡美案》不仅传承了秦腔的艺术精髓,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了正义与道德的力量。

六、剧目评价

《铡美案》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秦腔剧目。它通过生动的剧情和鲜明的角色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弘扬了正义与道德的力量。该剧的广泛流传和名家演绎,也进一步证明了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概括来说,秦腔《铡美案》是一部经典的秦腔剧目,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它通过生动的剧情和鲜明的角色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弘扬了正义与道德的力量,深受观众喜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大美秦腔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laoshuren.cn/qinqiang/?id=23

分享给朋友:

“秦腔《铡美案》” 的相关文章

秦腔《三下阴》

秦腔《三下阴》是一部围绕包公捉贼诿讼的故事展开的传统剧目,以下是该剧的详细介绍:一、剧情概述在宋朝,宋仁宗大放花灯,与民同乐。女子柳金蝉随家人逛灯会时与家人失散,被无赖李保诱骗回家并强奸逼死,随后李保移尸嫁祸给书生颜查散。颜查散因此被逮捕。包拯在审理此案时,发现颜查散极力喊冤,认为他不像是杀人者。为...

秦腔《周仁回府》

秦腔《周仁回府》是一部经典的秦腔剧目,被誉为秦腔的“里程碑”之作。以下是关于该剧的详细介绍:一、基本信息剧名:《周仁回府》别名:《鸳鸯泪》《忠义侠》类别:秦腔传统剧目核心价值:忠义二、剧情简介《周仁回府》叙述了明朝奸相严嵩的干儿子严年垂涎于杜文学之妻,遂诬告杜文学并将其流放岭南。杜文学临行前将妻跪托...

秦腔《鱼腹山》剧情介绍

新编秦腔历史剧,马健翎1948年根据《明史》、《李自成传》、《刘宗敏传》编剧。剧情写明末鱼腹山区县官胡荣贵,贪财好利,与明廷催粮饷奸臣杨嗣昌勾结,狼狈为奸,拉丁逼款,鸡犬不宁,民不聊生。田占彪因交不起粮款,被逼将亲妹田秀英卖给县官作丫环,占彪亦被拉去充军,田母悲愤自杀。李自成起义军刘宗敏攻打县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