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剧情介绍 > 正文内容

秦腔《太和城》

8个月前 (01-24)剧情介绍191

秦腔《太和城》是一部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传统剧目,以下是对该剧的详细介绍:

一、剧目概述

秦腔《太和城》是一部传统本戏,又名《要离刺庆忌》、《收殷夫人》。该剧取材于《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至第七十八回的故事,明代杨慎也有《太和城》杂剧。剧情围绕春秋时期太和城守将庆忌谋反,吴王命孙武子前往征剿,以及后续发生的一系列恩怨情仇展开。

二、剧情详解

  1. 谋反风云

    • 太和城守将庆忌谋反,吴王姬光命孙武子前往征剿。

  2. 苦肉之计

    • 孙武子设法台破龙王,又用押粮官要离之苦肉计,要离断臂诈降庆忌,成功刺杀庆忌。

  3. 复仇之战

    • 庆忌之妻殷夫人举兵为夫报仇,却被孙武子以五雷碗收伏。

三、剧目特点

  1. 历史传奇色彩

    • 剧情融合了历史与传奇元素,既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又有虚构的传奇情节,引人入胜。

  2. 行当齐全

    • 该剧行当齐全,前半部以须生、小生唱做工为主,后半部以大净、须生做工为主,展现了秦腔艺术的丰富性。

  3. 特技表演

    • 剧中孙武子有抡麻鞭打殷夫人、用五雷碗打广成子等特技表演,场面震撼,令人印象深刻。

  4. 经典折戏

    • 该剧包含折戏《刺庆忌》、《五雷碗》,这些折戏常作单独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四、剧目影响

  1. 广泛流传

    • 《太和城》在甘肃、陕西等地广泛流传,深受观众喜爱。

  2. 名家演绎

    • 多位秦腔名家曾演绎此剧,如高天喜(饰演孙武子)、肖正慧(饰演殷夫人)等,他们的精彩表演为该剧增色不少。

  3. 艺术传承

    • 作为秦腔的传统剧目之一,《太和城》在传承秦腔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剧目评价

秦腔《太和城》是一部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传统剧目,剧情紧凑、扣人心弦,行当齐全、表演生动。剧中特技表演场面震撼,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该剧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秦腔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大美秦腔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laoshuren.cn/qinqiang/?id=26

分享给朋友:

“秦腔《太和城》” 的相关文章

秦腔《铡美案》

秦腔《铡美案》是一部经典的秦腔剧目,以下是对该剧的详细介绍:一、剧目背景剧名:《铡美案》别名:《抱琵琶》、《秦香莲》来源:根据明代《包公案百家公案》和清代《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续七侠五义》改编而来。1954年剧作家王绍猷先生对各种演出版本进行综合取舍,改编成新本《铡美案》,后广为流传,久演不衰。二、...

秦腔《破宁国》剧情介绍

《破宁国》又名《收朱亮祖》、《天长关》、《宁国府》,秦腔传统剧。元朝末年,在异族残酷统治之下,山东连遭荒灾,百姓苦不堪言。地方官上表报灾,无敌将军朱亮祖请领帑银赈济灾民。奸相哈马以朱亮祖与朱元璋同宗为由,谗言加害。元顺帝将朱问斩,经户部伍车霸保本,亮祖免死,贬为宁国都尉。亮祖带家眷离京赴任,奸相哈马...

秦腔《盗虎符》剧情介绍

《盗虎符》又名《窃符救赵》,范紫东编剧。虎符是古时调兵的凭证,外形如虎,以铜制成,分为两半,右半存朝廷,左半给统帅,调兵时须持符验证。战国时期,魏、赵两国本为兄弟之邦。秦国出兵伐赵,魏公子信陵君力谏魏王出兵援赵。魏已派晋鄙以虎符为令,率军十万屯于边境作观望状,并不驰援。赵公子平原君夫人乃魏王之姐,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