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剧情介绍 > 正文内容

秦腔《玉堂春》

3个月前 (01-24)剧情介绍264

秦腔《玉堂春》是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又名《审苏三》,取材自明代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故事。该剧是秦腔传统戏中的瑰宝,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喜爱。

一、剧情概述

《玉堂春》讲述了明代礼部尚书之三公子王景龙与京城烟花名妓苏三的爱情故事。苏三自幼父母双亡,后被卖入勾栏,在怡春院九年只卖艺不卖身。她与王景龙邂逅后,互生爱意,王景龙为苏三取名“玉堂春”,并约定终身。然而,王景龙在妓院耗尽银两后被鸨儿逐出,栖身破庙。苏三赠银相助,王景龙誓言回乡苦读求取功名再来迎娶。王景龙走后,苏三被鸨儿卖予山西富商沈彦林为妾。沈妻与赵监生私通,毒死沈彦林后嫁祸于苏三。县官受贿,苏三蒙冤被定死罪。幸而王景龙应试高中八府巡按,钦命山西调玉堂春一案复审。苏三被起解太原,经历三堂会审,终得昭雪,与王景龙团圆。

二、主要人物

  • 苏三(玉堂春):京城烟花名妓,才貌双全,与王景龙情投意合。她坚贞不屈,蒙冤受屈仍心怀希望,最终得以昭雪。

  • 王景龙:礼部尚书之子,与苏三相爱。他落难关王庙后得苏三赠银上京应试,高中八府巡按后为苏三昭雪。

  • 潘必正、刘秉义:两位陪审大人,在三堂会审中察觉案情疑点,最终审清此案,为苏三平反。

  • 鸨儿、沈彦林、沈妻、赵监生、县官:剧中的反派角色,他们的贪婪、狠毒和腐败导致了苏三的冤案。

三、艺术特点

  1. 情节曲折动人:剧情从苏三与王景龙的爱情故事开始,到苏三蒙冤受屈,再到最终昭雪团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2. 人物形象鲜明:苏三坚贞不屈、王景龙情深义重、潘必正和刘秉义公正廉明,反派角色则各具特色,形象鲜明。

  3. 唱腔优美动听:秦腔以其慷慨激昂、苍劲悲壮的唱腔著称,《玉堂春》中的经典唱段如“苏三离了洪洞县”等,旋律优美动听,词句富含哲理,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弦。

  4. 表演细腻传神: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苏三这一角色,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演,将她的坚贞、委屈和希望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

四、演出情况

《玉堂春》是秦腔剧团的保留剧目之一,经常在全国各地演出。该剧由三意社老一辈艺术家秦腔编导李逸僧在1933年根据同名京剧移植而来,首演阵容由郭育中、苏哲民、晋福长等秦腔名家合作,一经亮相便引发轰动。秦腔名家肖玉玲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勇于革新,不断打磨,使该剧成为秦腔“肖”派的经典之作。作为“肖”派艺术传承人的侯红琴等演员,继续传承和发扬了这一经典剧目。

五、经典地位

《玉堂春》是秦腔艺术中的瑰宝,代表了秦腔艺术的高峰。该剧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喜爱。同时,该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总结来看,秦腔《玉堂春》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经典剧目。它通过讲述苏三与王景龙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正义的力量。该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秦腔艺术中的瑰宝,也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大美秦腔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laoshuren.cn/qinqiang/?id=30

分享给朋友:

“秦腔《玉堂春》” 的相关文章

秦腔《八件衣》剧情介绍

《八件衣》又名《对绣鞋》,大型秦腔传统名剧。宋时,儒生张成愚欲赴京应试,因家贫难以成行,即往舅父杜九成家借贷。九成嘱其女秀英收拾旧衣物数件让其前往当铺典当以换川资,秀英对表兄有意,特在所包八件衣物中夹放私房钱白银十两和绣鞋一只以示情意。成愚对秀英暗中夹带银两和绣鞋之事浑然不知,未打开包裹便一股脑儿地...

秦腔《盗虎符》剧情介绍

《盗虎符》又名《窃符救赵》,范紫东编剧。虎符是古时调兵的凭证,外形如虎,以铜制成,分为两半,右半存朝廷,左半给统帅,调兵时须持符验证。战国时期,魏、赵两国本为兄弟之邦。秦国出兵伐赵,魏公子信陵君力谏魏王出兵援赵。魏已派晋鄙以虎符为令,率军十万屯于边境作观望状,并不驰援。赵公子平原君夫人乃魏王之姐,入...

秦腔《银屏挂帅》剧情介绍

唐初,杨广旧部苏宝童兴兵造反。兵部尚书秦怀玉统兵平叛。因轻敌冒进。致先锋罗通战亡。随军卢国公程咬金回朝搬兵,遭到詹太师阻拦,边关危困难解。一日程咬金与秦英在金水桥相遇,告知前情,恰逢詹太师下朝路遇秦英,寻事挑衅,秦英怒气之下打死詹太师。银屏公主知情后绑子请罪,经唐太宗李世民圆满了却此事,随命银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