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剧情介绍 > 正文内容

秦腔《玉堂春》

6个月前 (01-24)剧情介绍571

秦腔《玉堂春》是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又名《审苏三》,取材自明代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故事。该剧是秦腔传统戏中的瑰宝,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喜爱。

一、剧情概述

《玉堂春》讲述了明代礼部尚书之三公子王景龙与京城烟花名妓苏三的爱情故事。苏三自幼父母双亡,后被卖入勾栏,在怡春院九年只卖艺不卖身。她与王景龙邂逅后,互生爱意,王景龙为苏三取名“玉堂春”,并约定终身。然而,王景龙在妓院耗尽银两后被鸨儿逐出,栖身破庙。苏三赠银相助,王景龙誓言回乡苦读求取功名再来迎娶。王景龙走后,苏三被鸨儿卖予山西富商沈彦林为妾。沈妻与赵监生私通,毒死沈彦林后嫁祸于苏三。县官受贿,苏三蒙冤被定死罪。幸而王景龙应试高中八府巡按,钦命山西调玉堂春一案复审。苏三被起解太原,经历三堂会审,终得昭雪,与王景龙团圆。

二、主要人物

  • 苏三(玉堂春):京城烟花名妓,才貌双全,与王景龙情投意合。她坚贞不屈,蒙冤受屈仍心怀希望,最终得以昭雪。

  • 王景龙:礼部尚书之子,与苏三相爱。他落难关王庙后得苏三赠银上京应试,高中八府巡按后为苏三昭雪。

  • 潘必正、刘秉义:两位陪审大人,在三堂会审中察觉案情疑点,最终审清此案,为苏三平反。

  • 鸨儿、沈彦林、沈妻、赵监生、县官:剧中的反派角色,他们的贪婪、狠毒和腐败导致了苏三的冤案。

三、艺术特点

  1. 情节曲折动人:剧情从苏三与王景龙的爱情故事开始,到苏三蒙冤受屈,再到最终昭雪团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2. 人物形象鲜明:苏三坚贞不屈、王景龙情深义重、潘必正和刘秉义公正廉明,反派角色则各具特色,形象鲜明。

  3. 唱腔优美动听:秦腔以其慷慨激昂、苍劲悲壮的唱腔著称,《玉堂春》中的经典唱段如“苏三离了洪洞县”等,旋律优美动听,词句富含哲理,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弦。

  4. 表演细腻传神: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苏三这一角色,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演,将她的坚贞、委屈和希望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

四、演出情况

《玉堂春》是秦腔剧团的保留剧目之一,经常在全国各地演出。该剧由三意社老一辈艺术家秦腔编导李逸僧在1933年根据同名京剧移植而来,首演阵容由郭育中、苏哲民、晋福长等秦腔名家合作,一经亮相便引发轰动。秦腔名家肖玉玲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勇于革新,不断打磨,使该剧成为秦腔“肖”派的经典之作。作为“肖”派艺术传承人的侯红琴等演员,继续传承和发扬了这一经典剧目。

五、经典地位

《玉堂春》是秦腔艺术中的瑰宝,代表了秦腔艺术的高峰。该剧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喜爱。同时,该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总结来看,秦腔《玉堂春》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经典剧目。它通过讲述苏三与王景龙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正义的力量。该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秦腔艺术中的瑰宝,也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大美秦腔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laoshuren.cn/qinqiang/?id=30

分享给朋友:

“秦腔《玉堂春》” 的相关文章

秦腔《斩秦英》剧情介绍

《斩秦英》又名《乾坤带》、《女绑子》、《金水桥》、《秦英钓鱼》,秦腔传统剧。唐太宗时,驸马秦怀玉领兵出征。其子秦英在金水桥钓鱼,詹妃之父詹太师率众过桥,鸣锣开道之声惊散了水中鲤鱼。秦英钓鱼不得,迁怒于过桥得詹太师,一气之下,竟将太师殴死。詹妃见父命丧,忙哭诉于太宗。秦英之母银屏公主绑子上殿请罪,太宗...

秦腔《长坂坡》剧情介绍

秦腔传统戏,是一出武生重头戏。描写蜀汉大将赵云,一身是胆,杀出曹军重围保太子阿斗的故事。汉献帝建安13年,曹操兵分八路,进攻樊城。刘备弃城带十万百姓、三千军马渡江向江陵退去。关羽、孔明先后往江陵求救。赵云保护老少,张飞也来到当阳景山脚下,此时,曹操精选五千铁骑,把刘备军民冲散。赵云与曹军厮杀,从当夜...

秦腔《两颗铃》剧情介绍

马健翎、黄俊耀、柳风、史雷创作。1951年春,台湾蒋帮妄图卷土重来,派遣特务208潜入大陆,欲与潜伏西北地区的特务103接头,密谋策反暴乱。敌208被我抓获,103仓皇逃离西安,杀人冒名,匿藏于黄龙山,并与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胡建藩勾结一起,发展反动组织,阴谋与我对抗。我公安人员吴志海巧妙打入匪特内部,...